主页 > 新闻 >

以生态美学架构乡村教育扶贫的价值意蕴 ——电影《阿莫阿依》观评

时间:2024-04-16 11:45:09

来源:中国电影新闻网作者:李月荷点击:    阅读量:5682

□李月荷

电影《阿莫阿依》是一部以乡村振兴为时代背景,以扶教工作队在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定点帮扶过程中创建桐华培优班、桐华学校的经历为内容,以自然主义美学和现实主义美学的笔法,真实展现了新时代少数民族地区扶教工作的开展与深入,并深入探讨了乡村教育的现实意义和传承价值。电影《阿莫阿依》围绕着小凉山一个普通彝族女孩阿莫阿依的求学经历为故事展开,讲述了这位住在高山上的少女一波三折,扣人心弦的求学之路。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40416/4671daaece1ea7c73cf6dab68ae1865c.jpg

作为一部讲述乡村振兴和教育扶贫的电影,因为主创团队独具匠心的生态美学架构,极大地增强了电影的艺术感染力,以全新的维度呈现出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在基础教育上的关注和投入;以独特的视角再现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中脱贫攻坚工作的成果与发展;以细腻的笔触刻画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留守老人儿童、失学少年少女在乡村振兴中提升的幸福指数,以及他们对待现实生活坚韧乐观、昂扬向上的积极态度和善良朴实的精神风貌。

以自然生态美,再现民族地区脱贫工作的价值体现

庄子曾阐明了修行的最高境界——天籁。读庄子的《逍遥游》便能感受到一种自然而然、自由自在地具有内在性的自然之美的生活与人生,恰是对“自然美”境界的深度诠释。自然生态美则是用生态的审美视角来对自然进行鉴赏,那么所获得的一种“观念形态上的美”,更能叩击人心。此部电影便是用自然说话,选择了一些自然的生活场景和自然的天然景观,将观众带入到一个无我的境界,更深入地进行情感交流,从而引起观众的“共情”。在电影中,有这样一个具有浓浓生活气息的生态画面,就是小青瓦的屋顶隐逸于天际,屋顶上飘动着袅袅青烟,从日出到日落,这个类似的画面出现了四次,每一次出现都有不同的象征意义,每一次出现都是那么唯美、静谧,使人产生无穷的遐想和感动。而且出现的时段也有着不同的意义,开始出现的时候,是阿依在家背弟弟,爸爸出去打工了,妈妈在坡上干活,家里每天都是烤土豆和酸汤。最后出现的时候,境况已经一次又一次地发生了变化,爸爸回家了,阿依去县城读书了,家里的居住条件和生活条件都得到了改善。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运用自然之美潜移默化地表现了出来,让观众深刻体会到了脱贫攻坚工作带来的积极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以社会生态美,表现脱贫时代乡村教育的价值转向

社会,是人与人关系的一个总和。社会生态美也就是体现人在社会中的生存状态之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之美。在电影中,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的乡民们,他们从出生就开始热爱土地,热爱生活。遵守着乡村的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对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具有与生俱来的崇敬与热爱。达福从城里回来过春节,带领着一家人拜祭果树,达福念念有词,既许下了自己的来年愿望,又表达着对自然的无知和敬畏,对果树的敬爱与期待。随着校长和扶教工作队工作的深入开展,达福一家对待教育的观念也发生了明显地变化。由最开始地抗拒读书,十四五岁就结婚嫁人,将希望寄托于果树的收成上,到达福不再出去打工挣钱而是回归土地,支持女儿儿子读书。他们思想的转变充分展示了乡村教育脱贫工作中取得的优秀成果。表现出少数民族民众通过教育在现实关系中真正实现了人与人的平等交流,人格上的平等,精神上的充足,最终让他们感受到读书改变命运的价值转化和现实意义。电影以白描的画面展示着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古朴的风情民俗、少数民族美好的自然人性以及他们和谐的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营造出一种理想的社会生态美。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既展现出动人的美好画面,同时也用爱和美陶冶着人心,充分实现了“读书无用”向“读书有用”的价值转向。

以精神生态美,聚焦脱贫时代乡村教育的实践进程

精神生态美是人内部的自然美,体现着人精神主体的心理状态、品质性情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等方面的自然与和谐之美。电影中阿依内心非常渴望读书,学习成绩也很优秀,可是因为不忍心看到妈妈在坡上辛苦劳作的身影,不想听到弟弟声嘶力竭的哭泣,她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学校,继续在家干农活,背弟弟。可是在她的精神世界里,却越来越茫然空虚,找不到自己精神休憩的家园,背负了沉重的精神危机。每次当奶奶在火塘边吹弹起口弦的时候,阿依便会在奶奶的口弦声中进入沉思和梦境。而梦境里的声音就是阿依内心深处渴望读书,渴望受教育的呼唤声。校长和扶教工作队再次来到他们家走访,不仅让她重新背上了心仪的书包,还让她继续和同龄人一起接受定制教育,最终让和她一样的每一个失学少年、儿童都返回了教室,开启了新的梦想和人生。观众通过电影看到了乡村教育脱贫不仅是为民族地区培养人才,汇聚人力资本,提供源源不断智力支持的基础性工程,而且是管长远、管终生、管根本的人道主义之策。在乡村教育的实践工作中,扶教工作者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通过教育提升了乡村文化凝聚力,增强了学生的地域文化自信从而提升了他们的身份自信,培养了学生的对家乡的爱和情感,实现了乡村文化教育的价值转化,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发展和进步。

以人性温情美,讴歌乡村教育扶贫的人道主义情怀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当今社会急速发展,人们的精神需求跟不上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导致了人们的物欲无限膨胀,人性之间的温情也越来越淡薄。本电影抓住扶教工作队在马边县开展工作过程中的一次次走访,一次次会议研究,将他们善良温情的一面用艺术的笔调进行了讴歌和颂扬。在电影的特写镜头中,熊熊燃烧的火焰铺满电影屏幕,显得唯美又充满温暖和希望,一次又一次燃烧,将人物和背景烘托到了一个洋溢着爱和温情的氛围中。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倾情帮扶指导下,扶教工作队始终坚持人道主义情怀,为了将乡村教育扶贫做到每家每户,让一个孩子都不能少,他们实施了“七长责任制”,专门为失学的大龄孩子开办桐华培优班,并建立了桐华学校,实现了教育扶贫工作的精准化、科学化、系统化和高效化。电影片尾在珙桐花开的背景下,阿依洋溢着希望的灿烂笑脸,迎着阳光也迎着美好的明天便是最富诗意的称赞,不仅展现了人物最本真善良的一面,同时也讴歌了人性的纯洁善良,激发人性中善的回归,引发观众关于人性的思索和重塑,对扶教工作队的默默付出而感动。

此电影以生态美学的形式呈现出了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和教育事业的崭新面貌,同时将教育本身遇到的现实问题进行了进一步地思考和挖掘,并趋以完善,为中国乡村振兴和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方向标,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李月荷,文艺“两新”人员,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陕西省诗词学会学术部副主任,绵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

热门文章 更多>>